伶仃洋畔,凤凰山下。成片的古建筑群落呈鱼骨状格局分布在沙井街道,在宋代,这里是著名的归德盐场,清朝中期养蚝使得这里重新兴旺起来。
如今,这片被称为“沙井古墟”的古建筑群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,在以蚝文化为代表的海洋文化的厚重背景下,这片古墟将被活化升级为“金蚝小镇”,迎来一次新的变革。
沙井大街片区是深圳西部中心的四大核心功能区之一,该片区亟需通过城市更新和历史活化,打造以旅游休闲、商业和文化创意为主导的区域性公共活力中心,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海洋文化地标。
沙井大街片区(金蚝小镇)重点更新单元区位图
深圳最大旧改正式获批,沙井大街片区旧改被命名为“金蚝小镇”。6月29日,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关于《宝安区沙井街道沙井大街片区重点城市更新单元计划》的公告,公告项目已经通过批准。
金蚝小镇旧改项目
合同:待签约(作房屋转让协议+律师见证)
地产:华润置地
项目:沙井大街片区重点城市更新单元
位置: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,由西环路、
北环路、环镇路、创新路围合的区域
规模:拆除重建用地面积1401446平方
进度:已立项,待签约
交房:取得施工许可证后42个月交房
申报主体: 深圳市宝安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
过渡期金:待定
装修补偿:待定
名额条件:不用社保,不用名额,不限购!
可否分期:否
学位:落实不少于5万平方米的教育设施用地(高中)
交通:11号线马安山站450米,沙井站1000米
配套:居住、新型产业、商业
沙井大街片区(金蚝小镇)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,又称“沙井古墟”,与东门老街、沙头角老街和观澜古墟并称为深圳“四大古墟”,自宋代至今,已有约2500年的历史。
该片区东起环镇路,西至西环路,南起寮丰路,北至北环路,区域内以城中村为主,总建筑面积约217万平方米,共有建筑物5687栋。
片区内存有蚝壳墙、龙津石塔、观音宫等文化遗存,有众多祠堂、古井、私塾、民居等古建筑、近代建筑,大部分建筑和设施严重老化,文化遗存和历史风貌建筑较为破败,道路不通畅、公共配套设施缺乏及内涝严重,亟需更新改造。
综合运用
“政府规划统筹+市场主体实施”模式
采用“连片旧村+历史风貌区活化整治”
实施路径推进项目的实施
成立工作坊,建立沙井大街片区(金蚝小镇)城市更新专家顾问团队,邀请相关行业领导、城市规划及设计专家、文物保护专家和当地村民等定期研讨把脉,及时诊断问题,提出解决思路。
提出“重点更新单元+历史风貌区活化整治”思路开展沙井大街片区(金蚝小镇)活化提升,综合运用“拆除重建+综合整治”多措并举的更新模式,通过“利益共享、统一核算、整体平衡”,实现政府、社区各利益主体的多赢。
通过开展城市设计竞赛、组建多专业领域专家顾问团队等方式,广泛听取专家意见,汇聚外脑智慧,深度挖掘沙井古墟内生价值,探讨文化遗产与文化资产、风貌保护与公共利益、文化延续与现代城市功能、空间“密”与“疏”等关系,多角度探寻沙井大街片区(金蚝小镇)实现文化复兴、城市再造的合理路径,高标准编制规划,将该片区打造成为“双区”建设下城市建设的发展典范、宝安文化之魂与国际会展文旅有机融合的发展典范,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海洋文化地标。